全国律师咨询日(高校篇)|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(下简称“《民法典》”),由民法总则和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来,包括总则编、物权编、合同编、人格权编、婚姻家庭编、继承编、侵权责任编及附则,共1200多个条文,涵盖一个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生活。所以,也有人称《民法典》是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”。
2021年8月26日,必奈斯克公益频道推出“826全国律师咨询日公益普法”活动高校专栏,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律师,了解律师行业,完善保障律师权益。也让更多群众知法、懂法,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。
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这是法治的重要原则。普法的真正意义应是让人们真正理解法律的作用,懂得在出现与朴素善恶观不一致的情况下仍要尊重法律。普法的内容应该向更深层次、更广层面拓展。只有在真正理解法律制定的依据之后才会从内心深处尊重法律。
此次公益普法活动,必奈斯克公益频道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刘智慧教授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何家弘教授、武汉大学法学院陈海嵩教授、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张震教授,来为我们从“搭便车”需承担那些风险、律师应该遵守那些道德底线、民法典“绿色原则”的法律适用以及“生态文明入宪对法治发展的影响”的问题,进行解答和知识普及。
详情:
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家弘:律师应该讲究什么?
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智慧:情法交融——好意同乘致同乘人损害的责任承担
武汉大学教授陈海嵩:民法典“绿色原则”的法律适用
|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张震:生态文明入宪对法治发展的影响
people found this article helpful. What about you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