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成都打造影视文化的国际范名片


从11月6日拉开大幕,2020年“金熊猫”国际传播高峰论坛的配套活动——国际传播优秀影视作品展播展映活动正在火热进行,成都的观众感受到了不同国家的光影魅力。9日,法国主题日迎来了第二部作品《绿光》,这部法国电影大师埃里克·侯麦代表作,曾获第43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。

今年正值法国电影大师侯麦的百年诞辰,“金熊猫”展映周法国主题日也特意放映了侯麦作品中最经典难忘的一部《绿光》,带领大家一起回顾这位新浪潮旗手的创作生涯。侯麦以其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独树一帜的电影语言,在影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。法国著名小说家凡尔纳在《绿光》中提道,谁能看见绿光,便能得到幸福。侯麦便是以此小说为灵感拍摄的这部电影。没有太多的技巧,观众跟随女主角德芬的身影,游弋在都市、田园、海滨、山地之间,而内心充满矛盾的女主角也以这份虔诚、真挚的心情打动银幕前的观众。没人知道幸福是什么,侯麦也不例外,但他却通过《绿光》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寻找幸福的过程,一个迷惘却坚定的过程。

记者了解到,此次展播展映活动持续一周,11月6日-12日为线上展映板块,11月6日-10日为线下展映板块,在太平洋影城王府井店、成都金沙院线(来福士广场),分为以色列主题日、法国主题日、丹麦主题日、中国单元-优秀国产影片。展映影片除了《夺冠》《我和我的家乡》《中国机长》等国产优秀影片,还有法国电影《给我翅膀》、以色列纪录电影《嘎嘎先生》、丹麦纪录电影《陌生人》等。“成都的观众在影院看到纪录片的机会比较少,所以展映周想要给大家提供一个在影院观看纪录片的体验,领略不同的文化和故事。”四川电视节办公室国际合作和展映活动负责人谭静介绍。

比如,法国电影《给我翅膀》展现了一场人与自然的极致浪漫,片中,托马斯驾驶着轻航,与一群鸟儿在蓝天下、湖面上共飞的大美画面,温情又感人。不仅在豆瓣上获得了8.7的高分,也在“金熊猫”展映周的现场留下了感动。“我真实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力量。”在映后分享环节,有观众眼含热泪。

在观看了托默·贺曼执导的纪录电影《嘎嘎先生》,走进伟大的以色列现代舞艺术家欧汉·纳哈林的传奇人生之后,四川现代舞蹈团团长韩小虎分享了观看感受,“也许现场并没有很多舞蹈专业的观众,但我观察到大家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非常安静,这就像我在以色列首次观看当地舞团的现代舞演出时一样,感受到了震撼。”韩小虎谈道,2018年时,舞团还有幸邀请到了以色列的一位现代舞导演,创作了以古蜀为题材的现代舞作品《根》,当跳上以色列的剧场时,“我们非常激动。”

10日晚,曾在FIRST青年电影展大放异彩的纪录片《光之子》将在太平洋影城王府井店展映,《光之子》讲述少女梅朵独自踏上一段寻找父亲和归宿的如梦之旅,展现了在时代的变迁中,一个幼小的生命克服重重挑战,坚强成长的故事。梅朵是一个小大人,导演卡先加多年的拍摄,让他跟梅朵成了很好的朋友。卡先加也曾经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,当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,他也感受到梅朵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导演卡先加、制片人仁青多杰也将参加映后活动,与观众交流。

主办方介绍,希望通过展映周向大众推广“金熊猫”国际传播奖这一品牌,吸引大众通过观影的方式参与,为成都打造一张影视文化的国际范名片。

本报记者 陈蕙茹

people found this article helpful. What about you?